资料图为杨莉珊。 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
杨莉珊2022年6月当选中国香港(地区)商会会长。约30年前,还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她,就曾被从香港派驻到内地工作,见证了内地飞速发展与变化。
“我记得在1993年时,作为港人到内地工作,公司会提供一些补贴,因为考虑到当时内地的生活还不是很便利。但近30年过去,像北京、上海、深圳这样的城市已经发展得非常好,配套设施很完善,越来越多的港人、国外的专业人士,也都愿意到内地来工作、生活。”杨莉珊说。
同样是在1993年成立的中国香港(地区)商会,今年进入第30年。“目前我们有近80家公司会员、100多位个人会员,以在北京发展的港企、港人为主。”杨莉珊介绍,今后,中国香港(地区)商会将重点从加强商务往来、增进文化交流,及促进港人港企深入了解国家政策等方面着手,组织开展更多活动。
“我们希望可以帮助港人港企了解更多新的政策、法规,并组织一些论坛、宣讲会等,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内地的发展。”杨莉珊说,对于“十四五”规划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等,商会也会更多组织实地考察等活动,让港人港企更加深入地了解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
杨莉珊还十分关心香港青年的发展。她表示,中国香港(地区)商会将持续为香港青年学生提供平台,包括提供实习机会等,为他们提供更多选择,也会为他们在内地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等提供帮助。
“其实我希望香港的年轻人眼光可以看远一点,因为内地可以提供的机遇是很大、很广阔的。”杨莉珊认为,在打开视野的同时,她也希望香港青年能够了解国情、了解政策,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机遇、把握机遇。
作为爱国港人、港商,杨莉珊经常在香港报章上发表言论文章,跟进时事,同时也介绍国家的发展。“因为我很早就到内地参与工作,见证了过去近30年国家的发展变化,所以想把一些新的政策、机遇,和更多人分享,这也是我想要做到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体现。”她说。
在杨莉珊看来,过去几年,香港经历了“修例风波”,又遇到新冠疫情,经济和社会受到冲击,但在阴霾过后,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、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优势仍然明显,且香港背后始终有国家支持,在与内地实现通关后,未来有望再次实现“腾飞”。
正在参加北京市两会,杨莉珊还表示,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,是未来香港发展的新亮点,这两个方向与北京的发展更是“不谋而合”,香港与北京可以加强合作,实现优势互补。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,她也在提案中建议北京加强人才建设、为女性提供更多生育保障等。
“香港的未来,一定会与内地更加紧密地融合。”杨莉珊说,香港与内地通关后,相信会有更多港人港企愿意来到内地发展,而要“做大做强”,一定要用好国家的支持。(完)
台湾PMI连续6个月紧缩 制造业对前景看法悲观****** 中新社台北1月3日电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3日公布,2022年12月台湾经季节调整后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下跌0.2个百分点至43.7%,已连续6个月呈现紧缩。中经院表示,制造业仍在持续节衣缩食、等待曙光。 综合中央社、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,中经院调查指出,PMI的五项组成指标中,新增订单、生产与人力雇佣指数呈现紧缩,供应商交货时间指数下降,存货指数紧缩。制造业未来6个月展望指数持续紧缩,但紧缩速度缓步回升至29.3%。2022年12月台湾未经季节调整后的非制造业经理人指数(NMI)则连续2个月扩张,增长1.1个百分点至53.3%。 中经院院长叶俊显指出,尽管2022年12月PMI指数未再大幅下跌,但存在“旺季不旺”的现象。经电话访查,制造业厂商多表示仍在调整库存,新增订单没有增加,也未看到明显的年底拉货效应。叶俊显观察,目前原物料价格上升,但市场需求不确定性高,表现为上游热、下游冷。他提醒,终端业者此时若无法顺利转嫁成本,恐面临资金断链风险。 另据《工商时报》此前报道,台湾制造业对前景看法悲观,预期2023年上半年营运状况将持续紧缩。据中经院2022年12月底公布的“台湾采购经理人营运展望调查”结果,逾500家台湾重点业者预判2023年全球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,企业的营运状况、利润率势必不及2022年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